当前位置: 首页>>要闻>>部门动态

【新时代文明实践】县委党校:以“微”为径 深耕理论宣讲

来源:中共高台县委党校 作者:王彩霞 发布时间:2025-08-28 14∶29
字体:【 打印

为进一步落实好红色基因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任务,党校充分发挥理论宣讲主阵地作用,持续强化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的职责使命,坚持需求导向,聚焦“谁来讲、在哪讲、怎么讲”的问题,组建“理响高台”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,积极开展“红色微宣讲”活动,切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。

精编红色“微课程”。课程是开展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,县委党校立足我县红色文化资源,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,着力开发了一批内容精炼、主题鲜明、短小精彩的微课程。止目前已开发《南陈北李相约建党》《伟大建党精神——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》《重温“老三篇”坚守人民立场》《精神的威力,信仰的光芒——记一心向党的优秀女战士何福祥》《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,人民群众就把谁放在心上》《历练革命血与火,红心向党映初心——记西路军骑兵团团长吕仁礼》等10多节。这些微课程,为“红色微宣讲”活动储备了丰富的红色课程资源,让一个个鲜活的红色故事成为传播理论的生动教材,让党的创新理论有了更坚实的支撑基础。

创新宣讲“微方式”。为切实解决基层理论宣讲中“群众听不懂、不爱听”的痛点问题,我校坚持问题导向,不断创新宣讲方式。内容设计上,打破传统理论宣讲“大而全”的模式,把党的理论和政策分解为一个个易学易懂的小话题,通过小故事解读大道理,小切口反映大时代。在宣讲渠道与形式上,县委党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,积极推行“点单宣讲”服务模式,群众可通过云平台自主“点单”,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感兴趣的宣讲主题,党校根据群众“点单”情况,组织宣讲队伍用群众听得懂的家常话、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讲。将“大水漫灌”转向“精准滴灌”,既提升了理论宣讲的针对性和匹配度,又让群众在轻松氛围中“听得懂、记得住、有共鸣”,真正实现理论与群众的“零距离”接触,让理论在基层真正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。

打造移动“微课堂”。县委党校结合主题党日、传统节日和重大节点,创新“理论宣讲+文明实践”模式,围绕理论进基层、红色故事分享等主题,精心打造流动不流质、灵活更精准的移动微课堂,让理论宣讲真正活起来、动起来、实起来。至目前,县委党校依托“理论宣讲+文明实践”模式,已开展移动微课堂活动35余场,覆盖党员群众2288余人次。这种接地气、有温度、重实效的宣讲方式,不仅打破了党校教育的时空限制,更让理论宣讲从“课堂”走向“现场”、从“书本”走进“生活”,有效打通了理论武装“最后一公里”,为筑牢基层党员群众思想根基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理论动力。

下一步,县委党校将继续加强队伍建设,以凝聚群众、引导群众、以文化人、成风化俗实践路径,推动文明实践服务深耕基层,让群众深切感受红色基因在基层焕发的蓬勃生机与温暖力量,带动更多人从身边做起,携手共建美好家园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